【成长心语】徐航:秉初心担使命,赤诚向法再出发

2025-04-30 15:06
来源: 刑庭
作者: 徐航    浏览: 7

时光如白驹过隙,自2021年1月份加入黄梅法院大家庭以来,转眼已近四年半。四年多时光荏苒,在领导和同事的悉心关怀与帮助下,我实现了从校园学子到基层法院工作者的华丽蜕变。

一、秉初心担使命,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初入法院,按照院新入职法官助理需下基层锻炼的培养方案,我工作的第一站到了孔垄法庭。初入法庭时,作为一名刚毕业的新人,刚开始办案时不免会有些紧张,会犯些较低级的错误,得益于庭长及同事们的耐心指导,我得以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不断汲取养分,总结提升。2021至2022年,孔垄法庭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均在200件以上,面对案件数量相对较多,但庭里仅有庭长和我两人的情况下,我们都是一人身兼多职,既是法官助理更是书记员和执行员。尽管工作繁重且琐碎,但这却为我提供了接触审判、执行等实务操作的宝贵机会,让我在实践中掌握了诸多书本上难以学到的技巧。

在庭审记录中,我学习开庭流程、法官的发问技巧、如何提炼争议焦点等;日常接触中,我深刻感受到,许多来法庭的当事人和群众对提交诉状一无所知,更别提如何撰写及所需材料,这要求我们频繁解答这些基础问题为此,我们制作了诉状模板并张贴于大厅,这一小小举措既便利了当事人,也有效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外出调查或送达时,沟通技巧尤为重要,面对部分当事人的抵触情绪,我们应耐心沟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避免直接冲突;在撰写文书时,我会在办案系统和网上学习院内外其他法官和助理的裁判文书,借鉴他人有益的做法,形成自己的思路。在全庭一起齐心协力下,努力完成了年度审判工作任务,连续两年结案率均达到了100%。

2023年1月,在院里安排下,我被调到机关的刑庭。刑事案件区别于普通的民事案件,程序上更为严谨、复杂,容不得半点差错,这就要求我以更加细致入微的态度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去应对,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好刑庭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教导下,我逐渐适应了刑庭的工作节奏,掌握了刑事案件基本的办理能力。

后来更是在院领导的关心下,我于去年3月至6月期间,有幸前往市中院刑二庭跟班学习三个月。通过旁听庭审、起草文书初稿、参与中院法官联席会议等实践,我的刑事办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尤为令我震撼的是,中院法官、法官助理及书记员们那种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与高效卓越的工作能力,坚定了我继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的决心。

回到本院后正值2024年夏季洪水泛滥期,我服从统一安排,积极参加院里第一批抗洪先锋队,先后两次驻坝抗洪。在此期间,与当地抗洪队伍一起日夜巡坝、运输抗洪物品,更加体会到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的鱼水情,也增长了我的人生经验和阅历。

除本庭业务外,在各位领导的关心与安排下,我有幸被选为院青年读书班班长。担任班长期间,我尽职尽责,紧随领导指引,成功策划并执行了每期活动,包括两届春节联欢晚会及多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案例分析会和读书分享会。此外,我还撰写了多篇案例分析与宣传稿件,其中部分作品荣幸地被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及上级法院官方公众号等权威媒体转载发表。

二、守赤诚行远路,新时代展现青年新作为

时下,“躺平和内卷”两个网络热词经常被人提及,但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认为,既然选择成为法院的一分子,就还是要坚定拒绝无意义的内卷和躺平。我们可以清心寡欲,理想主义,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豁达。但不可以有碌碌无为,毫无担当,“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的俗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深知,在过去的四年多里,自身仍存在不少短板与不足,日常工作中亦难免有遗憾之处。例如,在调解的紧要关头,若我们能再细致入微、多一份坚持,或许原、被告双方就能握手言和,避免那场脸红耳赤的法庭对决。比如,在送法进校园时,是不是提前把授课的资料和PPT做得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更有吸引力,就能达到更好的普法目的;比如,在筹备读书班活动时,若能广泛借鉴他山之石,让活动形式更加新颖多样,相信定能收获更佳的活动成效。再比如,在辅助办好案件之余,是不是多发散性思考相关问题,注意总结提升,就能在院领导们一直很重视的“四个一批”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些都是我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才能茧成蝶取得突破的地方。因此,我将秉持终身学习的原则,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坚决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