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会忠:学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新时代廉洁有为青年

2025-07-18 10:04
来源: 覃会忠
    浏览: 213

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不仅是一次对党的作风建设精髓的深刻领悟,更是为我们新时代青年如何修身律己、担当作为指明了清晰方向。

一、深学细悟:把握八项规定精神实质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系统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精神的深刻内涵与发展脉络。2012年12月4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横空出世,其核心要求聚焦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改进警卫工作、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及厉行勤俭节约。这八条,字字千钧,直指作风积弊。2017年10月27日,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实施细则》,则是对八项规定的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具象化,使其更具指导性与操作性。

我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绝非空洞口号。它具象于“不违规吃喝”的自律、“不张贴标语横幅”的务实;体现于“反对铺张浪费”的节俭、“公务接待简化流程”的效率。八项规定精神,正是通过这样具体而微的行动准则,构建起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行为标尺。

二、以案为鉴: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

学习条文是基础,而基地内展示的鲜活案例则带来直抵灵魂的警示。跟随讲解,我们直面那些因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而受到严肃处理的干部事例。多媒体厅播放的服刑人员忏悔视频,更如警钟长鸣,振聋发聩。

这使我彻底警醒:八项规定绝非束之高阁的条文,而是必须融入血脉、刻入骨髓的行为规范,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高压线”和“护身符”。切不可心存侥幸,认为“一条烟、一瓶酒”无伤大雅。“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以八项规定为镜鉴,常怀敬畏之心。要永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初心,坚决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以权谋私,不侵害群众任何合法权益,将清正廉洁的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见贤思齐:践行司法为民初心使命

震撼于反面警示的同时,基地内那些坚守廉洁底线、秉持公正司法的先进典型事迹,同样给我以巨大的精神激励和方向指引。他们用忠诚与担当证明:司法工作者的神圣初心,就在于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这深刻启示我:作为一名司法队伍中的青年力量,在日常工作中,既要锤炼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业务素养,更要时刻怀持一颗纯粹的“公心”。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因当事人的身份、背景而有任何偏倚。要始终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恪尽职守,协助法官严把案件质量关,以实际行动守护公平正义的生命线。

此次廉政教育基地之行,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廉洁是从警之基,公正是司法之魂”——这沉甸甸的箴言,将永远铭刻我心。展望未来,我将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之权,以赤诚之心服务人民群众,以严谨之心对待经手的每一项工作。在协助法官守护公平正义的征途上,我将不断擦亮廉洁底色,锤炼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廉洁有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