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卫军:三十载初心未改,方寸间坚守公正

2025-08-15 15:48
来源: 刑庭
    浏览: 4

在法院工作的三十余年间,从民事商事到刑事审判,我始终以“公正与效率”为标尺,在卷山案海中践行使命。上半年,在院党组领导和团队支持下,我和我们刑事团队聚焦主业、守正创新,实现了审判质效的稳步提升。在此分享几点实践心得。

一、在坚守中践使命:在案件审判中守护公平正义

我始终铭记刑事审判关乎人身自由、社会稳定,再难也容不得一丝懈怠。上半年,我共承办刑事案件50件,结案48件,结案率96%,案件比1.18,平均结案时长14.89天,文书上网65.96%,无一起超审限案件。在确保案件“快审快结”的同时,我严把案件质量关,上诉案件改判率、发回重审率明显下降,实现了“效率提速、质量过硬”的双赢目标。特别在繁简分流机制运用上,我通过细化类案审理模板,推行“简案快审、难案精审”速裁模式,促使80%简易程序案件在15天内结案,显著降低了诉讼成本,得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办理难案上。

二、与时间拼速度:在卷山案海中坚守质量底线

刑事案件审限短、责任重。我始终认为迟到的正义非正义,为此我坚持白天开庭、晚上写判决,力争把简易案件审理周期平均压缩至十五日之内。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多年,但我从未因此降低工作标准。面对每一起案件,我都要反复查实证据链是否完整、量刑情节是否精准、程序是否合法……这些都需要我在深夜靠药物支撑时反复推敲。其中由我负责承办的谢某某、张某职务犯罪案件,案卷卷宗有二、三十本,光是阅卷都需要耗费我大量的时间。但无论多么艰难,我都竭尽全力将每一起案件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经得起时光打磨的精品案。

三、用双肩承重压:在超负荷运转中践行团队精神

审判质效的提升离不开团队的协作,为了把握案件质量,我们经常与检察、公安、司法行政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联席会议、证据标准统一等方式,减少程序空转。面对案多人少的压力,我充分发挥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的作用,积极为案件的审理做好辅助工作,在办案的过程中探索智慧审判赋能路径。同时,我除了承办自己的案件外,作为审判员还参与合议庭其他案件的审理,占个人工作时间三分之一以上。每次我合议时都严格把关,对年轻法官存疑的证据排除问题,逐条分析论证。在庭内推行“疑难案件研讨”,不断提高年轻法官文书撰写能力,我们团队整体结案均衡度位居全院前列。

四、以薪火传初心:在言传身教中护航司法未来

作为一名有三十余年审判工作经历的“老兵”,我曾从事过民事、商事、审判监督、刑事审判工作,我带的青年法官一茬又一茬。从教他们文书送达,到传授笔录制作的技巧,再到庭审的驾驭应对能力和裁判文书写作秘诀,看着他们一步步成长,我都欣慰不已。在休息闲聊之余,我常与他们分享我在法院审理的多起“第一案”:第一起黑恶势力集团犯罪案、第一起涉嫌外国人犯罪案、第一起宣告被告人无罪案……这些案件无一发回重审。回望过去,我信心满满且无比自豪地告诉他们:“一名法官的脊梁,是用责任撑起的。”

有人问我,身患高血压、心脏病为何还拼?我想说,病痛磨不灭我对法徽的忠诚,压力压不垮我守护公正的信念。作为老法官,我愿继续做审判席上的“老黄牛”,低头耕耘正义,抬头无愧初心,与大家在司法为民路上坚定前行。